全站首页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外链之家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社区广播台

    查看: 4|回复: 0
  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    了解:抖音里藏着多少“无穷小亮”?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楼主
    发表于 4 小时前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      在抖音,走进“科普”世界。


      文 | 晓含

      编 | 园长

      近日,凭借“网络热传生物鉴定”系列视频在抖音上火起来的@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,发布社交动态称,抖音视频点赞已过亿。珊瑚为什么会打架、仙人掌的花蕊是否会动、真正的雨花石长什么样,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“无穷小亮”视频中的“鉴定”对象。dy代投充值https://hdj.dyksfs.com的其他知识和内容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,我们是领域内专业的企业平台,欢迎您的关注和了解!

      为什么生物这么冷门的知识能被“无穷小亮”玩火?

      “无穷小亮”被称为“狐主任”

      “无穷小亮”的创作者张辰亮是《博物》杂志副主编、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融媒体中心主任。在成为抖音“顶流科普男神”前,张辰亮在大学积累了植物保护知识,在研究生期间积累了昆虫学知识,以自己对自然知识的把握将自然科普推向大众。

      “两年前注册了抖音账号,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。我是科普工作者里的幸运儿。不注册抖音,我就不会从编辑成为融媒体中心主任,不会有如此多的人知道我。”张辰亮说。

      电视节目、纸质书籍、课堂知识,是长久以来人们接收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。1998年,《走近科学》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,直到2019年9月最后一期节目播出后,这个带领国人走过近20年科普之路的节目正式走下荧幕。

      《走近科学》淡出大众视野,并不意味科学知识不被需要。在时代与技术的发展下,科普在以新的形式被人们看到。随着基本生活信息需求得到满足,人们开始关注科学知识,发现探寻科学也是在发现生活美好。

      抖音之所以能成为科普创作者的选择,正是因为技术提供的原动力。15秒、60秒、3分钟,抖音的短视频时长不断增加,给予科普内容探索深度、与视频结合的可能。

      在传统的科普方式中,“科”与“普”是分割的,知识创作者产出内容后,交由传播人员完成“普”的环节。这就出现科学语言的通俗化处理、渠道选择等中间环节。而在抖音中,创作者可以直接通过低门槛工具整合知识、实现视频制作与传播,弥合了以往“科”与“普”的割裂。

      @中科院物理所 的科普短视频

      其中,@中科院物理所 就是成功的典型案例。2018年,中科院物理所入驻抖音。作为学术科研机构,它并未被既有科研思维限制。目前,账号运营者是物理所内研究生组成的团队,虽然平时忙于科研,但是他们的脚本策划、出镜演员、后期剪辑都有明确分工。

      他们具有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媒体运营能力,能够借助短视频形式,加入真人拍摄、MG动画等,最大程度地还原知识者头脑中的科学内容。即使一些科学知识过于艰深,他们也有自己的“冷知识热处理”方式,其中内容策划是核心灵魂。

      艰深的科学知识并不能和大多数人的生活产生联系,日常知识人们在生活、教科书中已经积累。物理知识虽然是自然界运行的基本内在规律,但如果视频不和生活产生联系去解释,很难引起用户的注意力。所以,@中科院物理所 一方面把选题聚集到前沿知识,同时会在开头制造场景、讲述故事、引入影视环节。

      @地球村讲解员 也是抖音里的热门科普创作者,它是一个由科普爱好者组成的自媒体团队。他们对科普知识的处理方式是借助新鲜知识,给用户带来反常识的认知,使地理知识真正走进大众视野。

      今年东京奥运会期间,@地球村讲解员 相继推出“逆天的国鞋”“奥运冷知识”等系列视频,迎合了用户在奥运期间的知识需求。还有“机票钱怎么省”“中国火锅有多野”“旧手机去哪了”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视频,用轻盈的方式传递知识。

      @地球村讲解员 的科普短视频

      除了科研机构和科普爱好者外,还有一些专业科普者入驻抖音。其中,最典型的是个人IP“无穷小亮”。他的科普短视频既有硬核的生物知识,又因搞笑幽默、形象似“藏狐”而破圈,目前粉丝近2000万。

      他的幽默不是刻意的。“科普里的幽默必须产生作用,能够缓和科学知识自带的严肃氛围,与视频整体形成巧妙的结构,引导用户转发、评论,甚至记住知识。”张辰亮在科普时会将幽默融会贯通在表达里,不会故意将笑点与知识强关联,由此借助个人魅力让用户感到视频的趣味性。

      短视频科普账号的破圈,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科学。如今,一批抖音泛知识科普博主深受网友喜爱。这其中,有人大附中物理教师@李永乐老师,粉丝数达1340.3万;有科普自媒体@这不科学啊,粉丝量达1593.1万;有专职律师@李叔凡律师,粉丝量达1199.8万;还有清华大学副教授韩秀云,获得3600多万点赞。

      这些科普创作者的加入,使得曾经困于实验室、限于书本的知识通过短视频形式变得“亲近和蔼”。人们再打开抖音,不仅有衣食住行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小技巧、小知识,也有上到天文地理,下到昆虫花草的科普知识,这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大众的科学素养。

      搜索引擎、问答社区、知识付费,科普从早期进入互联网开始逐渐扩大边界。互联网也在逐步打破艰深科普知识的“围墙”。

      在科普火于短视频之前,很多创作者有过图文的科普经历。在他们看来,文加图的形式便于挖掘知识的深度,但很难吸引用户从头看到尾,跳出率极高。但是,正是图文的科普经历,让这些创作者懂得用户对科普知识的需求,明白社交平台的科普也应有严谨性。

      目前,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已经聚集了大量科普创作者及科普爱好者。《2021抖音泛知识内容数据报告》显示,过去一年,科普类内容增长达207%,新增609位万粉以上自然科普创作者,相关内容播放量达258.39亿次,抖音上掀起知识科普热潮。

      科普创作者在抖音借助视频的画面、文字、配音将人们带入到科学世界,也借助直播间的实时互动直接解答用户对科学的疑问。从引发注意、激发兴趣到喜爱、吸收知识,用户产生更多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的问题。

      “短视频在本质上推进了共享共创,从而拓宽了知识传播路径、改善了知识传播的环境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晓红在2019DOU知创作者大会上说。基于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、创作者的成长、用户对科普知识的需求,短视频平台提供了各种扶持计划。

     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晓红

      例如,2019年3月,抖音对部分知识科普类账号开放5分钟长视频权限。针对平台内的科普、人文、教育等知识创作者,抖音相继推出“DOU知计划”“萌知计划”“扬帆计划”,旨在鼓励更多专业科研人员、科普爱好者加入科学知识的传播,以满足当下人们快速增长的学习需求。

      此外,快手推出大型直播活动“快手新知播”,助力知识创作者在平台变现,形成泛知识内容生产消费闭环。B站联合中科院物理所打造“公众科学日”,推出“知识分享官招募令”活动,在建立的新知识一级分区中,设立科学科普为二级分区。西瓜视频与知名科普创作人李永乐达成独家深度合作,与抖音推出包含科学科普方向的“知识创作人”活动。

      自然科普在短视频平台火起来后,如何通过适当激励让科普可持续,是创作者和短视频平台考虑的问题。抖音感知到科普者创作路上的商业困境,在巨量星图中建立兴趣垂类,并为每位创作者建立标签,将创作者的价值与品牌需求相连接,推动科学知识在抖音上持续发展。

      加码科普领域,通过激励创作者在站内形成知识生态,是各个平台在娱乐之上挖掘自身价值的方式之一。在知识经济时代下,平台不再限于以娱乐内容吸引用户,而是将自身调性与科学文化不断交融,吸引科学共同体广泛参与短视频科普,产出“轻知识”。

      举报/反馈
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